十五五,生猪产业再出发。10月24日明珠国际,“媒体+”广东生猪产业高质发展讨论会在广东农科院召开。

突围:从“卖猪肉”到“卖品牌”的转型迫在眉睫
“量增价跌”成为当前产业最现实的困境。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下,养殖利润持续走低,而“一产大、二产弱、三产滞后”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剧了转型的阵痛。
与此同时,消费变革正在倒逼产业升级。预制菜年增速超20%,宵夜经济崛起,零食化消费盛行,传统猪肉产品却在这场消费变革中“落伍”。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需求与产业供给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。
七大破局之策:打造粤猪军团,集群“突围”
面对挑战明珠国际,会议亮出七大破局之策:
1. 强主体:培育百强猪企,提升产业“链接力”与竞争力,打造广东猪产业军团。
2. 强创新:产品形态创新,发力即食、预制、零食化新品类;业态创新,探索“全猪火锅”、猪肉宵夜、“年猪”等新场景;营销创新,组织广东猪企集群上“闪购”;开拓粤猪深加工产品长三角、京津冀市场;推动粤猪“扬帆出海”。
3. 强合作:推进“四个共享”机制,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,破解资源错配难题。
4. 建平台:依托省农科院创建大湾区生猪深加工研究中心,支持云浮建设猪种业、畜牧产业“双高地”,构筑产业创新策源地。
5. 推进“媒体+”:强化品牌赋能,打造生猪节庆经济,重点推出“年猪”系列产品,让“无形资产”与“有形资产”比翼齐飞。
6. 提升质量标准:争取农业农村部质量监管机构指导,制定团体质量标准,筑牢品质安全防线。
7. 育新人:开展“媒体+”培训,培育懂技术、善经营、会传播的新时代产业人才。
破局:产学研媒共建产业新生态
在这场产业变革中,各方力量正在加速汇聚。科研院所承诺聚焦新品开发、营养提升,推动加工技术反哺养殖端;温氏、广垦、东瑞等龙头企业呼吁建立“企业出题、科研答题”机制;餐饮协会则致力于推动粤式猪肉菜品进团餐、入连锁;媒体则表示可文化赋能、品牌加力、智库支持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媒体+”正成为产业破局的重要变量。通过品牌打造、节庆策划、产品推广,媒体深度参与产业转型,助力广东猪产业实现从“卖猪肉”到“卖品牌”的价值跃升。
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、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邓诣群等负责人出席研讨会。5家科研机构、5所高校、2家行业协会、20家重点企业及多家媒体共同推动这场产业变革的开启。
来源:南方农村报明珠国际
公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